招生层次 | 招生学院 | 专业名称 | 专业介绍 |
海南专项硕士招生专业(只招专硕) | 农学院 | 095131-农艺与种业(农学) | 农业硕士-农艺与种业领域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术研发和作物生产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从事作物育种、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产管理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农业专业学位硕士专业涵盖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农作物生产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作制度、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农业科技组织服务等方向。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围绕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和安全作物生产的目标,充分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技术,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的实验基地为支撑,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科学管理和开展有效的培养质量评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相关规定,实施教育与培养过程。农业硕士-农艺与种业领域专业学位教育所培养的硕士生应是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须接受过完整的专业技术训练,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较高的学科发展动态洞察能力和较强的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能力,完成过一定量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著、专利、品种、生产标准等成果,拥有一定专业实践经验及技能,能够胜任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及管理部门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
园艺学院 | 095131-农艺与种业(园艺) | 农艺与种业领域园艺方向农业硕士主要为园艺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园艺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园艺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独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095132-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资环)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农业资源利用”学科是自然界中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各种要素的总称,是农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因我国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日益加大,工业发展中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满足农业高产中养分投入的土地负荷加重,我国农业面临满足生产需求的土壤、土地资源供应不足的挑战、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挑战,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脆弱性挑战等,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成为互为制约的矛盾,提供耕地资源生产力、促进农业环境洁净和保障气候变化下农业安全成为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科学必须面对的三大挑战。因此,以耕地生产力培育和提高、农业环境控制和农产品安全生产保障、农业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为三大中心任务的农业资源利用学科处于研究活跃发展和人才需求快速增长的农业基础科学一级学科,在我国农业科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本学科立足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以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利用问题为己任,充分利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科群的优势,构建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科技平台,重点开展我国中东部集约化农业生态区和西部脆弱生态区以生产力持续提高、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保障。 |
植物保护学院 | 095132-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植保)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为国家、省、地、县等公共植物保护系统、农药企业、植物检疫部门、农业和林业,以及草业等技术推广部门和科研院所等培养行业和产业需要的懂技术、能经营、会经营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根据该行业、产业及其技术特征,本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涵盖的服务领域包括植物病害及其防治、农业害虫及其防治、农田杂草及其防除、农业害鼠及其防治、农业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防控、农药合理使用、植物检疫,以及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管理体系建设与创新等。核心是植物病虫草鼠害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植物保护学科是农林作物生产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学科,其涉及的学科既包括传统的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及信息科学等基础学科,也拓展到环境生态、绿色化学、农机装备、农产品安全评价等技术科学。在植物保护学科及关联学科的支撑下,植物保护领域的服务范围已经从农田、林业、草业渗透到都市、社区、园林等人居环境中,在农林草业健康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日显突出。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保护新技术研究、生产和推广领域不断扩大,我国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对掌握农作物病虫草鼠等实用防控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开发、技术推广和管理体系建设等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该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在我国未来的农林草业可持续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
动物科技学院 | 095133-畜牧 | 畜牧学是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其主要内容是以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技术为基础,研究家畜、家禽遗传规律、繁殖机理、营养代谢与调控等生命规律,以及畜禽产品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控制、生态安全与环境控制、遗传资源开发与利用、动物福利等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养殖专业即在这一基础上延伸开来,以求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在质和量上都能满足人类消费需要的各种畜禽产品。养殖是理论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的学科,学科由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专业方向构成。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主要研究动物遗传物质的传递、表达及其变异规律并指导和应用于动物遗传改良和育种实践;揭示动物生殖规律及其调节机制,并研究制定动物繁殖人工调控技术和管理措施,以便保障动物健康繁殖、提高繁殖效率。主要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有动物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动物主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动物遗传资源评价、保护与利用,动物育种原理与方法,动物良种繁育体系建立,杂交与杂种优势利用,动物遗传改良与新品种(系)培育,动物转基因与转基因育种,动物生殖生理、动物繁殖技术、动物繁殖障碍和繁殖管理等。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主要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之间关系、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内容包括:饲料化学、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加工、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动物营养代谢及其调控、动物营养需要;营养与动物健康、营养与畜产品品质、营养与生态环境;配合饲料与生产、饲料机械与工程;动物饲养;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方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