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科博士学位(海南专项)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904植物保护
适用研究生层次:博士研究生
适用学科、专业:090401植物病理学;09040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Z1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
一、学科简介
植物保护学是在人类长期研究和防治农业有害生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通过研究植物病害以及植物害虫、农田杂草、农业害鼠等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与危害机理,提出预防与控制有害生物的策略和综合治理技术。植物保护学与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及草业科学等一级学科联系密切、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而且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工学中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推动和促进了植物保护学的学科建设和快速发展,反过来植物保护学又丰富和发展了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为这些学科提供了研究材料。植物保护学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高素质人才。
植物保护学由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等二级学科组成。植物病理学主要研究各种植物病原微生物和寄生线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害的危害机理和植物的抗病机理,并利用这些基础探讨植物病害防治的理论与技术;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主要研究各种农业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虫害的危害机理和植物的抗虫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害虫防治的理论和技术;农药学以农业化学品为基础,吸收和利用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和农药使用技术的开发,保证农药在生产中的应用达到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的绿色标准;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以预防有害生物入侵和保障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主要开展植物检疫、杂草防治、鼠害防治及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应用基础与实用技术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历史悠久,是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植物保护高级人才培育与科学研究的基地。其中,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具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的发祥地之一;农药学科是1952年建立的国内第一个农药学专业;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于2003年由中国农业大学自主设置。戴芳澜、俞大绂、刘崇乐、蔡邦华、裘维蕃、陆近仁、周明牂、沈其益、黄瑞纶、曾士迈、郭予元、康乐等许多国内知名科学家先后在植物保护学科进行教学和科研,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奠定了本学科在国内的重要地位和对国际上同类学科的影响。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及害虫防治、农药学于198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进入“985工程”建设学科。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一级学科被列入国家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2006年、2012年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植物保护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均排名第一。
目前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教学和研究队伍。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学科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者占85%以上,45岁以下教师占38%;教授队伍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获得者3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农业部行业体系科学家7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9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本学科是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学科之一,是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种苗健康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种子病害检验与防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的依托学科。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挂靠在本学科中的植物病理学二级学科,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和农药学等3个二级学科分别主办《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及《农药学学报》,为全国植保学科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二、培养目标
博士生培养应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以培养和造就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学者及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学术导向和高质量标准,促进博士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崇尚科学精神,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相关知识产权、研究伦理等方面的知识;熟悉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国内外研究的前沿;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和其他先进仪器设备;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
3.在本门学科上具备基本的学术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教学能力等。能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包括独立申请、实施和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并在研究中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4.具备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开展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5.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体魄。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 采取全日制培养方式。普博生基本学制4年,学年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硕博连读和直博生基本学制5年,学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2.采取全过程异地培养方式,在海南完成全过程学习,并严格按照研究生培养规定和培养方案,完成课程学习、培养环节考核和论文研究工作。学分要求、环节考核、学位授予标准与本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