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研究院举办水稻抗旱与育种研究国际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4-03-06浏览次数:信息来源:三亚研究院

为了全面提升我国稻种资源抗旱表型鉴定、基因发掘和遗传育种的整体研究实力,助力推动我国乃至全球旱稻及其作物抗旱育种产业发展,服务于农业的低碳减排,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由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和中种集团生命科学技术中心联合举办的“稻种资源抗旱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3月1-3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成功召开。

本次研讨会受到了国内外从事水稻抗旱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参会人员包括国际组织、沙特、韩国及其国内大学或研究院所从事水稻乃至其他作物抗旱研究的科研人员,企业界人士等,参会人数约180人。中国工程院戴景瑞院士、中国科学院钱前院士、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长李丕学和我校三亚研究院院长冯伟哲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分别为大会致辞。戴景瑞院士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农大农学院在我国稻种资源和抗旱研究及其旱稻育种历史上的重要功绩,并期望以本次国际研讨会为契机,加强我校与国际顶级抗旱研究机构及国内相关单位的交流合作、使得稻种资源抗旱遗传研究与育种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钱前院士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几乎集齐了国内外从事水稻抗旱研究的顶级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很早就创立了我们国家的稻种资源微核心种质,并且开展抗旱研究和旱稻育种工作,在我国北方推广应用。希望在未来的旱稻育种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各类种质资源包括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的野生稻资源,更好地推动抗旱基因的发掘与旱稻育种发展。

会议主题涵盖水稻抗旱表型鉴定、遗传解析、基因功能研究和育种应用。报告嘉宾包括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水稻抗旱生理学知名专家Amelia Henry、沙特国王科技大学的水稻抗旱基因组专家Andrea Zuccolo、韩国首尔大学水稻抗旱分子生物学专家Nam chon Paek和Dae jin Yun以及国内从事水稻抗旱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熊立仲教授、节水抗旱稻发明人罗利军研究员、从事玉米抗旱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秦峰教授、从事抗旱代谢组研究的罗杰教授和农学院从事稻种资源抗旱遗传学研究的李自超教授,以及其他从事水稻抗旱表型组学、分子生物学和旱稻育种的一线青年科研人员。会议气氛热烈,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与研讨,为未来进一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会后,专家们考察了抗旱表型鉴定试验基地,现场观摩了我校农学院李自超教授课题组开展的稻种资源抗旱表型鉴定试验。与会专家对稻种资源的田间大规模抗旱表型鉴定试验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就具体开展试验的方法和技术要点进行充分讨论交流。 

稻种资源抗旱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李自超教授组织发起,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和中种集团生命科学技术中心联合举办。李自超教授团队多年的田间实验发现海南三亚冬季季节性干旱的自然条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开展大田环境下的稻种资源苗期和全生育期抗旱性表型鉴定的方法体系。此次会议通过室内学术报告和田间实地考察、现场讨论等方式进行,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搭建了稻种资源抗旱遗传研究与利用的重要交流平台,拓宽了开展水、旱稻抗旱研究的全球合作空间,切实推动了抗旱基础研究与育种应用的整体发展。

中国农大希望以此次国际研讨会为契机,凝聚业内专家的共识,聚集解决稻种资源抗旱研究和旱稻育种中的技术瓶颈,为农作物抗旱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技术指导。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