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2月27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27日下午,三亚大茅村科技小院揭牌。来自美国、英国、荷兰、西班牙、以色列、非洲的12位国际专家以及来自全国38位专家出席揭牌仪式,并为大茅村科技小院的建设献言献策。这也是南繁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举措之一。
三亚大茅村科技小院由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海南省南繁管理局、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吉阳区政府、大茅村委会、远洋(海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建立。其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团队成立的热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以科技小院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抓手,以农业产业链物质循环及环境效应的定量分析、系统设计、技术创新、区域验证、优化实现为主线,探究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策略和实现途径,为海南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之所以选择在大茅远洋生态村建科技小院,主要是大茅生态村的基础条件非常好,如果加上科技的赋能,给大茅生态村带来新技术等,大茅生态村可以建成科技小院的三亚样板,乃至海南、全国的科技小院样板,所以大茅村科技小院由我挂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教授说。科技小院是扎根在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平台。要求科技小院要零距离为百姓服务,百姓的需求就是他们的课题,围绕百姓增收所需要的技术创新、服务都是科技小院要做的重点。
高校及科研机构拥有雄厚了科研技术,目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引进19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吸引多家龙头企业落户。然而,大多数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工作只围绕着育种加代开展,并未对地方农业农村的发展形成支撑。“以科技小院为抓手,通过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优异品种、优良技术的整装,在三亚市进行推广示范,实现区域化落地。”海南省南繁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小院通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过程,推动热带现代化农业基地、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不仅是自贸港发展的需求,更是海南作为新时代对外开放门户,推动全球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一带一路”倡议支点作用。
据了解,参加科技小院的专家将参与三亚科技小院集群建设,为三亚科技小院服务海南,走向一带一路、全球热带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这是继2024年首次提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后,这一创新实践再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这一连续政策部署,标志着科技小院从基层创新实践上升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为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