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首批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2支入选

发布日期:2020-07-14浏览次数:信息来源:三亚研究院

7月7日,海南省人才服务局公布了海南省首批“双百”人才团队拟定名单,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推荐的以张福锁院士领衔的2位杰出、3位领军人才组成的“热带农业绿色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人才团队入选首批100个人才团队;戴景瑞院士领衔的8位杰出人才组成的“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分子设计育种”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人才团队入选海南省首批100个储备人才团队。

“热带农业绿色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人才团队长期致力于植物营养学研究,在植物养分高效分子机理、植物-微生物互作、根际互作与微生态调控、农田养分管理、农业资源环境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及子刊和PNAS期刊发表论文29篇,在其他主流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85篇,相关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基于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荷兰瓦大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90个博士生),与海南大学合作共同执行,为海南大学农业绿色发展相关学科培养优秀人才,促进海南国际教育岛建设;依托“科技小院”模式与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合作开展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针对热带地区芒果、甘蔗、火龙果等特色水果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中化学品投入高、土壤退化严重、管理不到位、品质下降、产业竞争力低等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已经在崖城建立了芒果科技小院(2013)、儋州建立了木薯科技小院(2015),并在海南其他地区先后建立了火龙果、香蕉、菠萝、胡椒等科技小院。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分子设计育种”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人才团队已跻身世界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前列,是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团队之一。团队在玉米优良自交系及新品种选育、玉米分子标记及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创新,以及玉米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新世纪以来,已培育玉米新品种60多个,获植物新品种权30多项,农大系列新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3.57亿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52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Cell及子刊和PNAS期刊发表论文26篇。团队已跻身国际玉米遗传育种学科的前列,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的玉米遗传育种论文占全国总数的40%,名列国内研究单位的首位;影响因子5以上的高水平论文数在国际玉米研究单位排名第三位,为我国种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显著提升了我国玉米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团队长期在三亚开展南繁育种工作,是南繁大军的骨干队伍之一;针对新时代需求已启动国家玉米公园、国际玉米研究中心等对南繁硅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项目筹建工作;基于国家留学基金委CSC-美国康奈尔大学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与海南大学合作共同执行,为海南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人才。

首批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是海南省引进人才重大举措的首批落地行动,入选团队根据水平和贡献不同,将分别获得3000万、2000万和1000万不等的研究经费资助,团队骨干将获得落户、购房、购车、薪资奖补和优先主持重大项目等优惠政策。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推荐的两个团队入选“双百”计划,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农业大学在热带亚热带农业科学领域原创性研究、海南全球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发展和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布局和优势,并为中国农业大学服务南繁种业硅谷建设、海南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发展、热区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等落子一步“先手棋”。

热点新闻